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之窗 >> 正文
沂水县“地毯式”招商老模式取得新成效
2025-06-03   临沂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网站 审核人:

今年以来,沂水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部署要求,综合运用驻点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方式方法的同时,坚信天道酬勤成大事、坚持锲而不舍抓大事,组织全县招商人员针对某特定区域开展“敲门式”“地毯式”招商,老模式同样取得新成效。5月12日,组织4个招商小组、18个乡镇招商队伍共52人赴无锡市开展为期两周的精准招商,充分挖掘战新产业转移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

精准谋划“走出去”,主动出击抢机遇

无锡市因产业转型升级和太湖周边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开展“去化工行动”,尤其是针对违法违规“小化工”,计划将当地的6000余家化工企业缩减至2000家以内,部分企业不得不关闭生产线或者因土地限制考虑将工厂迁移到其他外省市化工园区。掌握这一情况后,沂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研究,分析认为利用产业转移机遇引进先进化工企业,既可为沂水化工产业注入新动能,也将助力沂水化工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从单纯的“制造”迈向更高层次的“创造”,进一步夯实园区发展根基,推进庐山新材料高科园高质量发展。今年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安排针对无锡市谋划开展一次“地毯式”招商,要求不漏一企、不落一户,把无锡要迁移的企业转为沂水要落地的项目,制定了《赴无锡专题招商工作方案》,梳理了江阴市化工企业136家,宜兴市化工企业162家,新吴区、滨湖区、梁溪区化工企业42家,锡山区、惠山区化工企业115家,5月8日召开了赴无锡专题招商动员大会,由县政府分管招商工作副县长带队,举旗出征。

精确发力“引进来”,四千四万促成效

外出敲门招商,就是要把展示风采的舞台“搬到”距离市场主体最近的位置,以最清晰的声音讲好沂水故事、讲透沂水新策。能不能敲开企业家的门至关重要,全体招商人员充分发扬“四千四万”精神,达到了双向奔赴的目标。无锡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在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领跑全国历史辉煌中孕育了“四千四万”精神,即“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四千四万”精神的精髓在于如何去做,如何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招商引资工作来说,这种精神,既是工作的态度,也是工作的方法。本次招商活动中,全体52名招商人员分成4个招商小组(江阴市招商小组;宜兴市招商小组;新吴区、滨湖区、梁溪区招商小组;锡山区、惠山区招商小组),每个小组对应负责1-2个市区,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竭尽全力、穷尽办法、凝聚合力,通过逐一登门拜访、电话洽谈等共拜访企业560余家,让无锡企业家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沂水的干部行、沂水的环境优、沂水的前景好,打开了招引工作新局面,共收集有价值的重点项目线索26条,其中17家企业计划近期来沂水考察。

精优服务“留下来”,用心用情助发展

沂水县始终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最优政策、最好服务、最佳环境。对在谈项目,组织专人专班进行一对一对接,定期上门拜访服务企业,了解企业在洽谈、选址、政策支持、落地等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及时协调解决,争取更多项目线索转为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对落地项目,聚焦项目推进,县级领导专班包扶,坚持“院墙内的事企业办、院墙外的事政府办”,落实“工业十条”“金融十条”“服务十条”“人才十条”,深化“一次不用跑・全程帮代办”,推行政策集成“直通车”、“六个一”极简审批服务模式,推动政策惠企直达、审批极简快办、问题闭环化解。同时,继续集中力量,“握指成拳”,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专题招商,深入对接泰州、徐州等地搜集精细化工项目信息,对接台州等地搜集生物制造项目信息,对接晋江、漯河等地搜集高端食品项目信息,继续用好链式招商、区域招商,开展“地毯式”招商,多措并举,争取实现多点突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