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临沂 >> 产业项目 >> 建材 >> 正文
建材专班招商引资推荐书
2025-02-24   临沂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网站 审核人:

建材专班招商引资推荐书


建材产业是临沂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们聚焦建材行业碳达峰目标,以智能化、绿色化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双招双引”和“本土培育”并重,聚力构建以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产业)为主,同步提升新型建材、绿色建材发展的招商格局。构建以水泥、玻璃、玻纤、陶瓷、石材、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型建材7大产业子链条为主的发展格局,2024年,全市建材产业574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616.7亿元。

基础坚实。建材产业门类健全。水泥行业。现有规上企业133家,中联、沂州水泥集团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型原料均化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玻璃行业。现有规上企业26家。中玻蓝星浮法在线镀膜(Low-E)玻璃生产线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景耀玻璃集团是国家级轻量化玻璃瓶研发生产基地。玻纤行业。主要集中于沂水县,形成以山东玻纤集团为龙头的产业链,年设计产能50万吨,位居全国第4。热塑纱、热固纱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事等高端领域,市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远销欧、美、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陶瓷行业。现有规上陶瓷企业(含日用瓷)43家。大将军建陶、华宇国际等企业开发艺术建陶、大板、薄板、岩板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步走向绿色化、高端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石材行业。主要集中于平邑县,这里是“中国石材之乡”“中国花岗石之乡”,拥有江北最大石材加工销售基地,获评山东省石材产业示范集群、省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助基地、市级特色产业集群,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形成覆盖研发、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现有领军企业1家、骨干企业21家、规模以上企业59家,培育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1家、省级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5家,实现了以钢结构为重点、混凝土和木结构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新型建材。现有规上企业106家,产品涵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ALC)、新型保温材料、改性沥青类防水材料等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动力强劲。加强院校企合作,积极推动重点企业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济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天元集团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空间结构研究院;冠鲁集团设立博士工作站2个、硕士工作站4个。推动科创平台建设,目前,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31家,高新技术企业1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省级单项冠军4家、国家级1家,省级瞪羚企业7家。围绕节能降碳、产品品质提升、工艺改造、安全生产等方面扎实推进技术升级改造,2024年实施500万以上技改项目167个,计划总投资20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8.8亿元,已纳统164个。绿色低碳扎实推进。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广行业节能低碳技术。费县沂州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投产使用,采用SCR低温智能脱硝设备,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中玻(临沂)采用国内成熟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将高温烟尘的热能源再次利用发电用于生产,在“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绿色制造指标控制方面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出台《临沂市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星级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材产品采信入库,截止2024年底,全市共有38家企业获得星级建材绿色产品认证,有效证书63张,市级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已入库69家企业、399个产品。举办绿博会,搭建绿色建材科技成果创新、示范推广应用交流平台,促进产销对接、市场拓展。

优势明显。商贸物流发达,交通条件便利。临沂北接京津冀、南邻长三角,距岚山港、日照港、连云港约100公里左右,距青岛港15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作为“中国物流之都”,临沂现有专业批发市场131处,其中建材市场24处,3000条物流线路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左右。矿产种类齐全,资源储备丰富。全市已发现矿产84种,其中,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35种。玻璃用石英砂岩总储量为22.4亿吨,经勘探累计查明储量2.74亿吨,居全国第2。陶瓷土(瓷石)全市总储量7.6亿吨,探明产地5处,储量2.42亿吨,占全省99.87%,居全国第2。水泥原料灰岩探明产地12处,储量8.4亿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18.87%,居全省第2。水泥配料页岩预测总储量6216万吨,占全省86%,居全省第1。饰面花岗岩是我市的一大优势矿产,探明产地6处,储量7630万立方米,占全省26.96%,居全省第1。市场潜力十足,发展空间广阔。临沂市城镇化进程持续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建材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乡村振兴、农村住房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传统村落等对高品质建材、绿色建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方向明确。以七大产业子链条为基础,把核心竞争优势向上下游延伸拓展,积极推进建材产业全产业链条式发展。围绕新材料“建链”。以绿色节能新产品和新型建材为重点,依托中玻(临沂)有限公司,建立高尖端玻璃产业链,包括镀膜节能玻璃、光伏玻璃、电子玻璃、发电玻璃、显示玻璃、可柔性玻璃等;依托山东地球村有限公司,积极打造集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和部品生产、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装配式集成房产业链。围绕全产业“补链”。瞄准产业链短板,结合全市资源优势、集群特点,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再生、耐火保温新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新型防水材料等产业发展。围绕多功能“延链”。支持建材企业向研发设计、创意设计、品牌培育和智能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建材企业转型,完善以生产、开发、定制、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多功能陶瓷岩板产业链。以轻量化为方向,重点发展轻质陶瓷、轻质玻璃和轻质石材等产品,推动水泥向改性碳酸钙方向发展。围绕高科技“强链”。围绕智能化、信息化、降成本、提服务,做强产业基地,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水泥高标化部品化,支持中联水泥等水泥企业发展特种水泥,提高高标号水泥产品比重。持续推进陶瓷高规格大板化(1.64㎡以上)、薄板化(6mm以下)、玻璃深加工,鼓励华宇国际、郯城大将军陶瓷等企业发展新型功能、高端陶瓷。

保障有力。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市县建材产业工作专班,强化专班力量,充分发挥专班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推进建材产业发展。强化人才支撑。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申报、科研资金、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临沂争创“双创“示范基地,加快临沂大学科技园建设。实施政策激励。研究出台《关于推动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临沂市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建材产业政策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与建材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为建材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包服务企业。落实企业帮包机制,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切实助企纾困解难,着力服务好招商签约项目落地投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欠费不停供”专项政策,缓解资金流动压力。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扩大事项集成办理范围,提前介入,缩短施工图审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消防预验收时间,优化审批流程。

高速发展的临沂,成就蒸蒸日上的事业,在这里,我们诚邀广大建材产业同仁到临沂投资兴业,让我们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共创建材产业发展美好未来!

关闭窗口